诚信指数 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信息
企业新闻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成都印刷
成都展览展示设计
一比多
您现在的位置:成都建材厂-四川混凝土外加剂-青羊区科帅建材厂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聚羧酸减水剂-提供聚羧酸减水剂-成都聚羧酸减水剂
发布日期:2010-04-26

        日前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低碳经济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全新经济模式,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 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带头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 年7 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是我们面临和必须应对的问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007 年9 月,胡锦涛主席在APEC 会议上指出,“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2009 年11 月26 日,中国政府向世界发出碳减排声音:到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 45%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对贷款方面也给出了限制,“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这直接斩断了高能耗工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今年国务院出台了对包括水泥工业等在内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的38 号文件,对水泥工业等开始产业调整。从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顺应时代的大趋势。

一、建材工业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也是资源、能源依赖型原材料工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国,建材工业的总能耗仅次于冶金和化工,居工业部门第三位,建材工业能耗总量约占全国能耗总量和工业部门能耗总量的7% 和10% ,建材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18% 。同时建材工业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基础条件,建材行业产品的77.37% 用于建筑业,建筑业每增加1 万元产值,将消耗0.35 万元建材产品。目前,我国既有建筑达430 亿平米,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6 亿—20 亿平方米,但95% 以上都不是节能建筑,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全国能源消耗的近30% ,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 倍左右。如果建筑节能工作仍维持目前状况,到2020 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 亿吨标准煤,仅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 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发电。由此可见,建材工业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二、建材工业实施的与低碳经济相关工作

建材工业近年来利用自身的产业特点,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减少建材产品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消耗。在水泥领域,研究开发了六级旋风预热器、二支承回转窑、新型高效低污染水泥工业用燃烧器等节能新技术和装备,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国内外研发的以辊压机系统和立磨为代表节能粉磨技术也已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技术指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与目前的球磨系统相比可降低粉磨能耗20% ;突破现有粉粹理论的高效节能粉磨技术也正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国家对“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以及“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给予支持。该项目以提高水泥性能和节能减排为中心,围绕水泥组成和结构优化、制备过程节能与水泥高效应用的重大基础性问题深入系统地开展研究,完善或建立水泥低能耗制备和高效应用的系列理论。

        我国对于粉煤灰、钢渣、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废渣的利用非常重视,粉煤灰、矿渣已广泛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近年来通过物理和热态的化学活化等技术途径提升了钢渣的活性,磨细钢渣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得以实现。

         国内开展了浮法玻璃熔窑节能工艺技术优化集成研究和示范,能耗指标达到国外同规模先进水平;开展了“冷热电三联供”与烟气处理向结合浮法玻璃熔窑废气余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此外高效节能环保的全氧燃烧技术新工艺也正在研发和示范中。

第二,减少建材产品应用过程中的化石能源的消耗。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是的节约(低碳经济)途径。从“九五”开始,我国从科技部、建设部等国家层面上针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针对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冻融循环、盐溶液侵蚀等常见耐久性破环因素,阐明了其破坏机理、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研究了多种混凝土耐久性加速实验新方法、新设备;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得到宣贯,混凝土的配制不只是考虑强度因素,开始考虑耐久性等因素。

        节能玻璃与建筑节能的效果联系非常紧密。在平板玻璃上镀膜形成具有阳光控制、低辐射、无反射、光催化自洁、太阳能级透明导电玻璃等功能玻璃是今后节能、智能化及太阳能建筑的主流产品。我国已成功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在线大面积镀膜技术。在玻璃板宽大于3 米的浮法玻璃基板上成功地制备了厚度为40nm 左右的大面积纳米硅/ 碳化硅复合薄膜。在国际上实现了通过控制硅纳米晶和表面梯度氧化来调节光学性,成功开发了新颖无光污染节能镀膜玻璃(或称低反射节能镀膜玻璃),开拓了纳米薄膜材料在建筑节能玻璃应用方面的新用途。同样利用在线CVD 镀膜技术,在浮法玻璃表面镀一层光催化功能膜,该膜层一般为TiO2 薄膜,开发生产了自洁玻璃,目前产品在性能上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在烧结墙材领域,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研发了以煤矸石、粉煤灰、钢渣、冶金尾矿等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单砖370 墙体满足建筑节能50 %和65 %的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及其制造技术与装备。建筑垃圾生产再生新型墙体材料技术已在包括四川地震灾区在内的许多工程上使用。

第三,提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需材料。一是为发展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大型风叶装置。二是为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节能高效的玻璃质部件。

三、建材工业低碳经济研究方向

        建材工业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性转变,促使建材工业成为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产业。

        建材工业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积极开展几个方向研究。

1、基础材料制造的节能减排技术

        在建材窑炉(水泥、玻璃、陶瓷、砖瓦)设计、建材制造工艺技术、替代原燃料与原料减量化技术、高效燃烧技术、耐高温材料研究与制备、余热高效利用、粉尘、NOx 、SO3 、CO2 减排等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提升我国在建材制造业领域自主和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我国建材制造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2、综合利用和协同处理技术

1)通过研究建材窑炉综合利用和协同处置废弃物关键技术和装备,一方面充分利用废弃物的残余热值,另一方面协同处置了大宗、难以处置、环境危害较大的工农业和生活废弃物,体现了绿色建材在社会大循环中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通过对基于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垃圾减量化控制技术、可循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成套技术的研究,解决城市废弃物在建材行业应用的瓶颈技术;形成城市废弃物在建筑材料工业中资源化利用的成套技术和系列产品。

3、配合建筑节能的建材高效产品开发

1)建筑门窗节能玻璃关键技术

        节能门窗玻璃的研究开发,重点是高强度节能低辐射(真空)玻璃门窗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开发新的低辐射玻璃膜系,来提高低辐射玻璃的节能性能和环境稳定性能,解决低辐射玻璃生产中存在的成本高、品种单一、不可钢化等问题。通过对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的研究,解决真空玻璃使用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形成建筑节能玻璃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通过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带动节能门窗玻璃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

2) 节能型功能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重点研究透光率具有温致可逆变化性的相变储能控温材料、遮阳与建筑室内采光兼顾协调的建筑智能遮阳材料以及具有宽频高效吸波特性的建筑吸波材料等材料,建立其制备、应用和设计的成套技术及相关标准,为绿色建筑提供适用性强且节能和调节环境效益显著的系列新型功能材料产品。

3)高效难燃安全保温材料及墙体保温体系

        开发高效安全保温材料:形成复合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接近聚苯乙烯保温板,材料成本与聚苯乙烯保温板相当。同时完善墙体保温体系,解决外墙保温抗风压差、易脱落的问题,提高保温系统的耐久性。

4)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

        墙体材料的研究开发朝着节能保温、绿色环保,特别是单一材料满足建筑节能的方向发展。开发适用于不同地域特色、结构与保温功能要求、多种结构形式的承重及非承重新型结构体系墙体材料,包括:高性能建筑砌块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展烧结多孔保温外墙板的应用技术研究、建筑用轻板的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建立相应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提高新型墙体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水平。

4、太阳能发电与建筑材料及建筑一体化技术

        将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建筑材料结合,制备具有高效保温节能、又具有太阳能发电功能的薄膜太阳能光伏-建筑材料一体化产品并且在节能建筑中应用。

四、中国建材集团努力引领建材工业发展低碳经济

        对于中央企业来讲,节能减排意味着善用自然资源,履行社会责任。中国建材集团一直秉承“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理念,逐步形成“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竞争者和谐、与员工和谐”的企业文化,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致力于建设成为创新绩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责任型企业,努力在建材工业发展低碳经济上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是一个战略推进型企业,我们把“科技创新”放在集团战略的首位,通过整合科技资源,组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加强科研设计院所、骨干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总院拥有13 家建材和机械行业的科研设计院所和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3000 余名科技人员,已成为国内、国际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基地。近年来,充分发挥建材行业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建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排放为目标,加强自主创新、集中创新与引进再创新,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与先进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世界水平的日熔化量达1100 吨超大型节能浮法玻璃生产技术;自主研发并建成世界、能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14 万吨纯氧燃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拥有日产6000 吨级以上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和装备能力和目前世界上的日产万吨水泥生产线;年产3000 万平方米以脱硫石膏为原料的纸面石膏板成套技术及装备得到广泛应用。配合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建筑节能的要求,建成我国的1.5 兆瓦以上大功率风力发电叶片生产研发基地,研发出国内的太阳能超白玻璃生产成套技术与装备,国际先进的节能环保工厂化房屋制造技术已投入商业运营。这些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依托实力雄厚的科研开发基地,集团在节能降耗技术开发和应用、矿产资源规划开采和低品位原料应用、粉尘、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降低排放等方面,均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应用价值的成果。如玻璃熔窑的富氧燃烧、纯氧燃烧等先进技术;水泥生产的可燃废弃物资源利用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石膏板、水泥外墙板、矿棉吸音板、麦秸定向刨花板、绿色优质低碱水泥等技术和成套装备。中国建材集团积极参与我国《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降低污染、改善环境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近年来,集团建立了多个节能环保和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中心和检测中心,共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700 项,授权专利1000 多项,编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800 多项。中国建材集团用创新成果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着力实施“大建材”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重组联合,限度地实现产业结构、工艺结构和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用重组存量扩大规模,用增量进行改造和技术升级。在水泥方面,仅用三年多时间,就联合重组了140 家水泥企业,形成了淮海经济区、东南经济区和北方地区三大战略区域,主营业务水泥的产能规模由1000 多万吨扩张到1.5 亿吨。通过积极开展市场协同,深入实施管理整合,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价值的提升,为水泥工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就是的节能减排,通过对现有水泥产能的重新规划,中国建材集团积极淘汰落后立窑,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其中山东枣庄一次集中爆破全部9 条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并启动水泥工业生态园建设。同时,我们成功收购欧洲第二大风电设备厂商德国NOI 公司,建设海外叶片研发中心,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风力机叶片产业平台,一跃成为兆瓦级风力机叶片的世界重要供应商。在新型建材业务上,石膏板产品从过去的2 条线发展到今天的25 条线,年产能达到5.6 亿平方米,成为亚洲;并通过开发并采用100% 脱硫石膏作原料的生产技术,每年可消纳电厂废弃物脱硫石膏560 万吨,极大地减少了废弃物治理带来的二次污染;减少使用粘土砖60 亿块标砖,减少耕地破坏7500 亩;与传统粘土砖对比,节约90 万吨标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废弃物再利用,全面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大力推广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水平的新型节能环保生产技术及成套工艺装备。在水泥和玻璃生产线积极推广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集团水泥企业全部配套建设余热发电装置,目前已建和再建的水泥余热发电设备已近100 套,2010 年全部建成后,水泥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 兆瓦,年发电量将达到42 亿度,年节约标煤达140 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50 万吨,综合利用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将达2100 万吨。集团积极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种新型节能环保房屋制造和建造技术,不仅在城镇得到应用,而且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目前,我国兆瓦级风险发电叶片生产研发基地已建成;利用高炉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生产建筑材料得到普及。各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仅消纳了大量城市和工业废弃物,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推动了建材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突破口,未来低碳经济很可能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赋予了建材工业和建材企业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建材集团是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走的是一条速度、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和成套技术装备,推动资源重组,引领行业整合,为建材工业发展低碳经济建贡献力量!

主营:成都建材厂;四川混凝土外加剂;成都建筑材料;成都防水材料;成都减水剂;泵送剂;成都防水剂;成都膨胀剂;成都高效砂浆王;成都胶粉料;成都瓷砖胶;成都勾缝剂;成都抗裂砂浆;成都抹面砂浆;成都界面剂;堵漏剂;成都早强剂;成都防冻剂;速凝剂;聚羧酸减水剂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成都建材厂-四川混凝土外加剂-青羊区科帅建材厂   地址:青羊区工业园   邮政编码:610091
联系人:潘先生   电话:13981929578   手机:13981929578   传真:028-62325155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